没办法,这辈子就爱她了(174期)

日期:08-19  点击:249  属于:直通车



微信图片_20220411082451.jpg


1962年版的越剧电影《红楼梦》对后辈翻拍《红楼》的映射力、影响力是无尽的。87央视版电视剧《红楼梦》在排练期间,演员也会观摩和学习越剧版,服化道等部门也会学习越剧的某些元素。扮演电视剧《红楼梦》凤姐的邓婕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就说过,“我演王熙凤时,除了越剧《红楼梦》中金采风老师的王熙凤,其他没有任何可以参照。”87央视版《红楼梦》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在回忆录中写道过“20世纪80年代荧屏上的黛玉和60年代银幕上的黛玉”有一次难忘的双黛玉相会的经历。

那是在周贤珍老师的牵线搭桥下,有了这次世纪双玉会(王文娟老师和陈晓旭)。周贤珍老师是浙江话剧团的演员,在87央视版《红楼梦》中扮演王夫人,周贤珍老师的爱人是著名剧作家、剧评家顾天高老师。根据欧阳奋强的原话,几乎所有人,包括陈晓旭,早在少年时代就看过脍炙人口的越剧电影《红楼梦》,王文娟老师的林黛玉形象就是陈晓旭心中“艺术美”的代名词。

那时正值87版剧组在上海青浦大观园拍摄“荣国府元宵开夜宴”,陈晓旭去看王文娟老师之前,还特地跟欧阳奋强说,“我要去拜望王文娟老师了,可惜你要拍戏,不然我们可以一起去。”言语间流露出激动之情和得意之色。欧阳回忆说,那天陈晓旭特别高兴,特意穿了一身淡黄色的春装,一条白纱巾,显得典雅端庄,他知道,这次与王文娟老师的相会,在陈晓旭心目中有多么重要和神圣。这也是他们这一代对前辈艺术家的一种尊敬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20411082458.jpg

1962年越剧电影《红楼梦》“葬花”剧照

王文娟饰林黛玉

 

那一天的见面,在王文娟老师、陈晓旭、周贤珍老师心里是永远的幸福,当然在欧阳奋强心中,虽然没有亲自去,他也为陈晓旭高兴,也是羡慕的,是值得纪念的。

写这篇连载的时候,刚知道王文娟老师离开我们的消息,心情很不好,说不出来的感受,虽然是客观规律,虽然年级大了,都会走这一步的,都会有这一天,但王文娟老师创造的林黛玉艺术形象,太深入人心了。如果说,贾宝玉还有尹派贾宝玉和徐派贾宝玉,艺术上各有特色,各有千秋,但王文娟老师的林黛玉可以说是独一无二。提到王文娟老师,首先想到的就是“林妹妹”。老艺术家,流派创始人,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支撑,是一种剧种精神的力量。

那天的“双黛相会”留下了很多珍贵的“经验”,现在让我们通过贾宝玉欧阳奋强的回忆,去回味那天双黛会吧。

王文娟老师对陈晓旭说,“过去,无论是舞台剧还是拍电影,都受时间的限制,只反映了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,表现黛玉郁悒悲愁偏多,实际上黛玉还是很开朗,笑得蛮多的,有猛然笑,抿着嘴角儿笑,嗤的一声笑,笑得捂住胸口笑,伏在桌上……”在如数家珍般地描绘黛玉笑貌之后,王文娟老师不无遗憾地说,”我没有你们这样的机会,要不,我要好好地笑笑。“王文娟老师对陈晓旭说,”要演好黛玉,首先要懂诗,读懂和理解黛玉写的诗。“当年周恩来总理还考过她呢。周总理问王老师,“冷月葬花魂”是在哪一回?王老师回答说,是中秋赏月,黛玉和史湘云联诗,周总理又问,那么“冷月葬花魂”的上句是什么?王老师回答说是“寒塘渡鹤影”。

王老师是读懂了《红楼梦》原著的,所以王老师创造的“林妹妹”是活的,虽然受篇幅和剧种需要表达的限制,但王黛玉演活了,是举世公认的,也是永远定格的经典艺术形象。

陈晓旭的“林妹妹”也成功了,她领悟了王文娟老师的创作体会,她也读懂了《红楼梦》,陈晓旭成为了继越剧《红楼梦》,王文娟老师的“林妹妹”之后最被认可的“林黛玉”。

陈晓旭于2007年去世,如今两代最佳“林妹妹”相会天堂,天上掉下个林妹妹,人世间永留下了经典,天上多了林妹妹——永远的经典,永远的林妹妹!

 


联系我们
扫一扫关注我们扫一扫关注我们

手机:13056607122

电话:0575-83066997

地址: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问越路1号